英文flag致电:029-68064558
搜索

吲哚菁绿ICG-Sulfo-Osu

英文名称:ICG-Sulfo-OSu
产品参数
Ex (nm)789Em (nm)813
分子量930.07溶剂DMSO
存储条件在零下15度以下保存, 避免光照
产品概述

产品货期

咨询

 

适用范围

用于标记肽、蛋白和核酸

 

产品简介

AAT Bioquest生产的吲哚菁绿是一种用于医学诊断的花青染料。 用于测定心量、肝功能、肝血流以及眼底血管造影。ICG 的吸收光谱峰接近 800 nm。这些红外频率视网膜层,使 ICG 血管造影比荧光素血管造影更深入地观察循环模式。ICG 的半衰期为 150 至 180 秒,并且只通过肝脏排入胆。研究显示,ICG 在注射后 20 分钟内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在活体检测富含质、炎症、冠状动脉大小的斑块方面提供了足够的信号增强。离体荧光反射成像显示,与注射生理盐水的粥样硬化兔相比,注射 ICG 的动脉粥样硬化兔斑块靶点与背景的比率更高 

点击查看光谱

 

实验方案

样本标记分析

注意:该标记方案是针对山羊抗小鼠IgG与ICG的缀合物开发的。

 

1.准备蛋白质储备溶液(溶液A):

将100L反应缓冲液(例如,1M碳酸钠溶液或1M磷酸盐缓冲液,pH~9.0)与900L目标蛋白质溶液(例如抗体,蛋白质浓度> 2mg / ml,)混合,得到1 mL蛋白标记储备液。

注意1:蛋白质溶液(溶液A)的pH值应为8.5±0.5。 如果蛋白质溶液的pH低于8.0,则需使用1M碳酸氢钠溶液或1M pH 9.0磷酸盐缓冲液将pH调节至8.0-9.0的范围。

注意2:蛋白质应溶解于pH7.2-7.4的1X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如果蛋白质溶解在Tris或甘氨酸缓冲液中,则必须用pH7.2-7.4的1X PBS透析,以除去用于蛋白质沉淀的游离胺或铵盐(例如硫酸铵和乙酸铵)。

注意3:牛血清白蛋白(BSA)、明胶稳定不纯的抗体等标记的效果不理想。 叠氮化钠或硫柳汞的存在也可能干扰缀合反应。 可以通过透析或旋转柱除去叠氮化钠或硫柳汞,以获得标记结果。

注意4:如果蛋白质浓度低于2 mg / mL,则结合效率明显降低。 为获得标记效率,建议蛋白质浓度范围为2-10 mg / mL。

 

2.准备染料储备溶液(溶液B):

将无水DMSO加入到ICG染料小瓶中以制备10-20mM储备溶液。 通过移液或涡旋混合均匀。

注意:在开始缀合之前准备染料储备溶液(溶液B),现配现用,保持溶液新鲜。 染料储备溶液的长期储存可降低染料活性。 溶液B可以在不受光照和潮湿的情况下储存在冰箱中两周。 避免冻融循环。

 

3.确定染料/蛋白质比例(可选):

3.1使用10:1摩尔比的溶液B(染料)/溶液A(蛋白质)作为起点:将5μl染料储备溶液(溶液B,假设染料储备溶液为10 mM)加入到样品瓶中,蛋白质溶液(95μl溶液A)。假设蛋白质浓度为10mg / mL,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00KD,蛋白质的浓度为~0.05mM。

注意:蛋白质溶液中DMSO的浓度应<10%。

3.2运行结合反应(见下面的步骤4)。

3.3重复#3.2,溶液B /溶液A的摩尔比为5:1;分别为15:1和20:1。

3.4使用预制的旋转柱纯化所需的缀合物。

3.5计算上述4种结合物的染料/蛋白质比例(DOS)。

3.6运行上述4种缀合物的功能检测,确定的合适的染料/蛋白质比例,以扩大标记反应。

 

4.运行缀合反应:

4.1将适量的染料储备溶液(溶液B)加入到蛋白质溶液(溶液A)的小瓶中,进行摇动。

注意:溶液B /溶液的摩尔比由步骤3.6确定。 如果跳过步骤3,我们建议使用10:1摩尔比的溶液B(染料)/溶液A(蛋白质)。

4.2继续在室温下旋转或摇动反应混合物30-60分钟。

 

5.纯化缀合物

以下方案是使用Sephadex G-25柱纯化染料 - 蛋白质缀合物的实例。

5.1按照说明准备Sephadex G-25色谱柱。

5.2将反应混合物(步骤4)加载到Sephadex G-25柱的顶部。

5.3样品在顶部树脂表面下方运行时,加入PBS(pH 7.2-7.4)。

5.4将更多PBS(pH 7.2-7.4)加入所需样品中完成柱纯化。 

注意1:对于立即使用时,染料 - 蛋白质偶联物需要用染色缓冲液稀释,并等分多次使用。

注意2:对于长期储存,染料 - 蛋白质缀合物溶液需要浓缩或冷冻干燥。

 

试剂应用文献

Targeted delivery of cathepsin-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probe for ultrahigh specific imaging of peritoneal metastasis
Authors: Lu, Jialiang and Guo, Yu and Hao, Huimin and Ma, Junjie and Lu, Yang and Sun, Yue and Shi, Zheng and Dong, Xiaowu and Zhang, Bo and Fang, Luo and others,
Journ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23): 115909
 
pH-gated nanoparticles selectively regulate lysosomal function of 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Authors: Tang, Mingmei and Chen, Binlong and Xia, Heming and Pan, Meijie and Zhao, Ruiyang and Zhou, Jiayi and Yin, Qingqing and Wan, Fangjie and Yan, Yue and Fu, Chuanxun and others,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5888
 
Comparison of Near-Infrared Imaging Agents Targeting the PTPmu Tumor Biomarker
Authors: Johansen, Mette L and Vincent, Jason and Rose, Marissa and Sloan, Andrew E and Brady-Kalnay, Susann M
Journal: 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 (2023): 1--14
 
Quantitative imaging of intracellular nanoparticle exposure enables prediction of nanotherapeutic efficacy
Authors: Yin, Qingqing and Pan, Anni and Chen, Binlong and Wang, Zenghui and Tang, Mingmei and Yan, Yue and Wang, Yaoqi and Xia, Heming and Chen, Wei and Du, Hongliang and others,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13
 
Det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by ultra-pH-sensitiv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Authors: Bennett, Zachary T and Feng, Qiang and Bishop, Justin A and Huang, Gang and Sumer, Baran D and Gao, Jinming
Journal: Theranostics (2020):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