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lite 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最大化发光*
Ex (nm) | - | Em (nm) | - |
分子量 | - | 溶剂 | - |
存储条件 | - |
常见的报告基因包括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和荧光素酶。最通用的报告基因是萤火虫荧光素酶。最近,其他荧光素酶的使用稳步增加,例如 Gaussia 荧光素酶,因为这些报告基因较小并且不需要 ATP 的存在。源自海洋桡足类高斯王子的生物发光酶在表达后可从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分泌。高斯荧光素酶是一种 20kDa 的蛋白质,可催化腔肠素被氧气氧化而产生光。我们的 Amplit® Gaussia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专有的发光配方来量化细胞培养基中的荧光素酶活性。我们的配方产生一种发光产品,在与高斯荧光素酶相互作用时发出强烈的发光。该套件提供与 HTS 液体处理仪器兼容的所有基本组件。该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并且可以以方便的 96 孔和 384 孔微量滴定板形式进行操作。半衰期为一小时的“发光型”信号可在大量测定板上提供一致的信号。该测定是兼容的标准细胞生长培养基。百萤生物是AAT Bioquest的中国代理商,为您提供优质的Amplite 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适用仪器
发光酶标仪 | |
推荐孔板: | 纯白色孔板 |
样品实验方案
简要概述
1.准备样品 (50 µL)
2.添加 50 µL 高斯荧光素酶工作溶液
3.室温孵育 10 - 15 分钟
4.检测发光强度
溶液制备
1.储备溶液的配制
高斯荧光素酶原液 (100X)
将 50 µL(适用于 Cat#12530)、0.5 mL(适用于 Cat#12531)或 2.5 mL(适用于 Cat#12532)反应缓冲液(组分 B)转移至 1 瓶荧光素酶底物(组分 A)中,并充分混合。注意:添加前,先短暂离心,然后打开荧光素酶底物(组分 A)小瓶。
1.工作溶液配制
使用检测缓冲液(组分 C)按 1:100 稀释倍数稀释 100X 高斯荧光素酶检测储备液,制备 高斯荧光素酶工作液。
注意:重构的 高斯荧光素酶工作溶液对光非常敏感。它不稳定,应新鲜配制,置于冰上,并在 2 小时内使用。
样品操作及分析
1. 通过在所需化合物缓冲液中添加 10 µL 10X 测试化合物(96 孔板)或 5 µL 5X 测试化合物(384 孔板),用测试化合物处理细胞(或样品)。对于空白孔(不含细胞的培养基),添加相应量的化合物缓冲液。
2. 将细胞板在 37°C、5% CO2 培养箱中孵育所需的时间,通常为 4 小时至过夜。
3. 运行 Gaussia 荧光素酶测定:将 50 µL/孔/96 孔板或 12.5 µL/孔/384 孔板连续稀释的 Gaussia 荧光素酶或培养上清液移至微量滴定板中,然后与 50 µL/孔/96-孔板混合。 Gaussia 荧光素酶工作溶液的孔板或 12.5 µL/孔/384 孔板。
4. 将孔板在室温下避光孵育 10 至 15 分钟。
5. 用光度计读取发光强度。
参考文献
Authors: Chung E, Yamashita H, Au P, Tannous BA, Fukumura D, Jain RK.
Journal: PLoS One (2009): e8316
Authors: Patel KG, Ng PP, Kuo CC, Levy S, Levy R, Swartz JR.
Journ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9): 971
Authors: Santos EB, Yeh R, Lee J, Nikhamin Y, Punzalan B, La Perle K, Larson SM, Sadelain M, Brentjens RJ.
Journal: Nat Med (2009): 338
Authors: Enjalbert B, Rachini A, Vediyappan G, Pietrella D, Spaccapelo R, Vecchiarelli A, Brown AJ, d'Enfert C.
Journal: Infect Immun (2009): 4847
Authors: Kim SB, Sato M, Tao H.
Journal: Anal Chem (2009): 67
Authors: Tannous BA., undefined
Journal: Nat Protoc (2009): 582
Authors: Maguire CA, Deliolanis NC, Pike L, Niers JM, Tjon-Kon-Fat LA, Sena-Esteves M, Tannous BA.
Journal: Anal Chem (2009): 7102
Authors: Ruecker O, Zillner K, Groebner-Ferreira R, Heitzer M.
Journal: Mol Genet Genomics (2008): 153
Authors: Inouye S, Sahara Y.
Journ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8): 96
Authors: Shao N, Bock R.
Journal: Curr Genet (2008): 381